学术活动

    用人工智能赋能地球科学—李昊研究员作讲庆祝复旦大学建校118周年相辉校庆系列第二十场学术报告会

    发布时间:2023-05-31浏览次数:

    当AI与遥感技术相遇,与气象领域相逢,会迸发出怎样智慧的火花?我院李昊研究员给出了答案。

     

    5月25日晚,庆祝复旦大学建校118周年相辉校庆系列第二十场学术报告会在相辉堂南堂举行。我院李昊研究员应邀和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邱锡鹏,钉钉副总裁、钉钉智能硬件生态负责人林锋共同解读“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来临?推动科学突破与驱动社会变革”

     

    李昊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用人工智能赋能地球科学》,介绍了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基于AI for Science,用人工智能赋能地球科学的探索。聚焦多源数据汇聚、AI算法加持、行业能力输出,运用AI分析技术,实现遥感数据的智能解译分析,提取地表覆盖现状信息和动态变化信息。利用AI+遥感技术,已在自然资源监管、水利河道保护、生态环境监测、农业估产和应急防灾减灾等多个行业综合做了能力输出。日常的天气预报多是数值天气预报,数值天气预报通过数值方法求解大气运动方程组,从而由已知初始时刻的大气状态预报未来时刻的大气状态。李昊团队发现利用大模型技术在中短期天气预报上,仅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在公开测试集上也能做到或者超过数值天气预报的结果。“未来,如何减低云计算成本,使更多的模型在端上计算,也是我们的一个研究方向。”

     

    李昊研究员 简介

    李昊,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博导。研究方向:图像视频生成、图像搜索、AI驱动的智能天气预报、深度学习模型小型化、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压缩、眼底图像处理。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曾任阿里巴巴达摩院技术总监。先后担任达摩院实景视觉&数智地球团队负责人,淘宝搜索事业部深度学习团队负责人,是业内首个泛自然资源AI引擎-AI Earth创始人、最大的商品图像以图搜图产品-拍立淘发起人之一、参与研发国内第一代基于自适应光学的高分辨率活体视网膜显微镜。探索AI与行业结合,实现人工智能在电商、遥感、气象、安防、IOT等场景的大规模落地。发表CVPR、ICCV、NeurIPS、ICML、AAAI等人工智能顶会论文60余篇,申请专利100余件。带领团队获得国际知名竞赛\排行榜第一名15项。

    上一篇: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举行首次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会

    下一篇:我院徐盈辉研究员受邀参加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