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坚持总会上场,做新时代的追梦人!漆远院长在复旦开学典礼上这样说

    发布时间:2024-08-31浏览次数:

    “今天是一个人工智能科技改变未来的时代,但这更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时代。相信自己,你们一定也可以驾驭人工智能,挑战不可能,发现未知规律,改变世界。”

    8月30日上午的复旦大学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作为全体教师代表,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浩清特聘教授、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漆远,以个人求学与工作经历为起点,向1.6万余名新同学分享追梦人工智能之旅。

    他说,要敢于挑战不可能。漆远博士毕业时,人类基因刚排序出来,他想用人工智能去解码基因调控的奥秘,不懂生物的他重新回到课堂学习生物学101的课程,后来开发出用AI分析高通量数据来理解基因调控的算法,发表第一篇自然子刊文章。要善于从行动中学习。人工智能不仅是理论,更是实践。复旦将开出100门AI大课,将科学理论与AI工程结合,同学们可以通过具体项目学习人工智能,锻炼动手能力。要善于归零再出发。三年前,漆远离开工业界,回到高校,在学术和产业创新的结合上从零出发,将AI用于气象预报,打造伏羲气象大模型,用于设计药物,打造女娲大模型。在舒适区止步,只会把优秀变成卓越的绊脚石。智能时代已来,他寄语同学们:做新时代的追梦人,不要偏离自己的梦想。

    做新时代的追梦人——漆远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分享心得和寄语

    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院长  漆远

    2024年8月30日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祝贺大家成为复旦大学的一员!去年此时,我们在光华楼大草坪举行开学典礼,那是二十年来首次户外典礼。当时金校长提到:“伏羲”说今天不下雨。一年后的今天,我作为“伏羲”背后创新团队的一员,非常荣幸站在这片万人大草坪上。

    当然我们也再次问了“伏羲”,因为今天的“伏羲”已经更加强大,也成为了三大国家气象大模型之一——“风顺”模型的基座。

    看到大家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好多话想告诉你们。我是一个非典型的复旦大学教授,作为一个在工业界工作了多年回到高校的工程师,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三点:第一,敢于挑战不可能;第二,善于在行动中学习;第三,勇于接受失败、归零再出发。

    第一,同学们,你们要相信自己,敢于挑战不可能。

    我的博士方向是人工智能,在麻省理工博士毕业时,人类基因刚刚排序出来,但是科学家们不知道基因如何影响调控其他的基因及其功能。我想用人工智能去解码基因调控的奥秘,但是我不懂生物啊,于是重新回到课堂和大一的新生一起,学习生物学101的课程,结果开发出用人工智能分析高通量数据来理解基因调控的算法,发表了这辈子的第一篇Nature子刊文章 。

    后来,我认识了不少诺奖得主,发现他们不一定聪明绝顶,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敢于用未来的新鲜视角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挑战权威、挑战不可能。最著名的例子大概就是20多岁的爱因斯坦。他研究生毕业后就失业了,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才找到了一份专利员的工作。但是他很早就敏感地关注到牛顿力学不能解释的物理实验观测,大胆设想坐在光线上,会到看什么样的世界。这样的推演放在今天的人工智能思考里,就是人工智能的合成数据。结合数学的工具,他推出了伟大的相对论,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空间和时间的认知。

    今天是一个人工智能科技改变未来的时代,大家被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刷新着对各种“不可能”的认知。但这更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时代,2022年11月发布的ChatGPT, 团队平均年龄28岁,而在中国大陆发布的第一个类GPT模型MOSS,主力就是我们复旦大学的八名博士研究生。相信自己,你们一定也可以驾驭人工智能,挑战不可能,发现未知规律,改变世界。

    第二,善于在行动中学习,做脚踏实地的实干者。

    爱因斯坦公式极致优美干净,然而实践却是纷繁杂乱的。后来我发现人工智能不仅是理论,更是实践。当年读书时我设计了一个很优美的贝叶斯算法,里面有很多漂亮的公式,为了投稿人工智能的大会要把算法调试实现,一次次的修改,一次次的出错,让人十分崩溃。一直到天亮,才发现问题来自数值计算内在的极其微小的误差,而这个误差在理论公式中根本不会出现。只有真的动手实践时才会发现和解决这样的问题。

    后来我们在阿里云打造人工智能平台PAI,把模型参数从百万级提升到亿级。中间一个核心难点就是实际计算集群中一定会有计算单元出故障,需要修改人工智能的理论算法,让系统接受失败故障、自动恢复,让算法成功收敛到正确的结果。我们最终解决了难题,PAI平台立刻在集团一百多个业务系统被使用起来,拿到了当年阿里的技术一等奖,升级后支持了万卡大模型训练任务。

    今天复旦开了100门AI大课,欢迎文科生、理科生、医科生都来学,你们会发现,当你写下第一行代码、跑通第一个模型的时候,你就获得了一个很强的科研外挂,更好帮助你驾驭数据、验证理论,甚至助力发现新的科学问题。

    我们打造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实践课程,欢迎大家通过具体项目学习人工智能,我们会带领大家去了解更多人工智能在千行百业的应用。复旦大学拥有全国高校最大的云上智算平台-CFFF智算平台,什么是CFFF?Computing for fhe future at Fudan, 欢迎同学们锻炼动手能力——思想家分析未来,实干家创造未来,你们,可以为未来而计算。

    第三,勇于接受失败,归零再出发。

    十年前,为了把理论创新在更大的实践场景中产品化服务化,也为了用真实世界的问题来促进理论的发展,我在拿到终身教职后离开学术界加入工业界。最初公司里有人说大学教授不懂工业界,那个时候我是真不懂工业界的问题,是脸部着地的感觉,但是深入学习业务的问题后,我们打造出了图神经网络平台和隐私计算平台,在金融风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年前,我离开工业界来到复旦大学,在学术和产业创新的结合上再次从零出发。我的勇气来自于哪里?在我看来,可能的失败相比打造“人工智能爱因斯坦”这个一直以来的目标,真的是微不足道。于是,我和团队探索用人工智能驱动科研范式的变化,打造可信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我们学习研究将人工智能用于气象预报,打造了“伏羲”气象大模型,将人工智能用于设计药物,打造了“女娲”生命科学大模型。一次次归零,不把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作为追求目标,但是始终把真正的成长作为前行的方向。

    同学们,你们都已经成功通过了高考、考研或保研的挑战,都是人生的赢家。但是要勇敢归零再次出发,接受挫折接受不完美,不断成长。我见过不少浪费的天才,在自己舒适的地方止步,优秀成为了卓越的绊脚石。拥抱变化,大胆前进,不惧挫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突破,真正创新。

    同学们,智能时代的未来已来,你们将遇到一个非常不一样的世界。是在机器人的服务下躺平,还是勇于创新探索科学前沿,破解世界的奥秘,创造未来世界的美好。相信你们会有正确的选择。

    同学们,做新时代的追梦人。人的一生很长,只要坚持总会上场;人的一生很短,不要偏离自己的梦想。

    上一篇:无论多重视都不过分!AI³院组织“AI大课”试讲研讨会

    下一篇:复旦大学与无限光年共建“人工智能大模型校企联合研究中心”科研成果登国际AI顶刊!徐盈辉研究员团队ActFound生物活性预测基础模型发表